江安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安滨江小城加速奔跑向未来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w/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华灯初上,宜宾市江安县滨江公园夜色璀璨,在灯火夜色下消夜的人们,发现这座宜居宜游的滨江小城又有了新变化。
  在江安县百姓的印象中,过去五年是县城开启“跑步模式”的五年。五年来,江安县城面积从13.9平方公里增加至19.5平方公里,长江竹岛、城市湿地公园、百米大道等一批以“高规格”打造的城建项目落成,繁荣美丽的过程可知可感。
  在经济领域,江安县的变化更大,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到大力发展氯碱化工,再到融入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锂电基地建设,江安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程度快速提升。□程文帝(图片由江安县委宣传部提供)从“传统农业”到“新能源赛道”
  拥有42公里长江水道的江安,曾以夏橙、竹工艺等闻名,传统农业长期主导县域经济。年,江安县工业园区始建,引入宜宾市骨干化工企业天原集团,打造优势氯碱化工产业,开始大力发展工业。
  江安的氯碱产业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该县在积极支持传统化工产业绿色循环化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于年找到新的突破口,引入氯碱产业链的下游——锂电产业。
  年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晨道(湖北)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基金公司,与江安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江安县工业园区共同注资设立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合资建设锂电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至此,江安走上全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新赛道”,实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兴产业也带动了本地企业提升质效。如本地的海丰和锐、海丰和泰等传统化工企业生产的液碱、蒸汽、氮气,开始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研发和生产;传统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为锂电企业提供废水处理条件,从而让江安占据“电池产业上游”的产业优势。此外,江安对电解液、电池隔膜生产线、电池回收产业的规划,也在探路电池产业下游产业和进一步的循环利用发展。这些路径探索,夯实了江安作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核心配套”的地位。
  年,江安县工业园区被列为宜宾三江新区产业拓展区和宜宾打造全省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心配套区,规划建设营业收入亿元级产业园区,规上企业达84户,工业总产值达亿元,锂电产业成为江安县主导产业。今年2月17日,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为.99公顷,以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在江安已初步形成。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增加,江安提供的工作岗位与薪酬待遇也在逐步提升,在工业园区的周边城镇,返乡“打工人”越来越多。近两年,县城内企业因其相对较低的工作流动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进一步助推县域经济稳步发展。跳出“县域”推动“融圈”
  年12月,四川时代一期动力电池项目在宜宾市三江新区启动;去年6月,四川时代一期项目正式投运,宜宾打造“动力电池之都”提速。在全市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一盘棋”布局下,江安具备的锂电上游氯碱化工的独特优势,成为重要一环。
  如今,江安人说起家乡,不只是“农业大县”“夏橙基地”,更有了“锂电基地”“产业升级”等关键词。产业兴牵动百业兴,依托产业的发展,县城商贸业繁荣起来,带动了城建、人居、文旅、餐饮等产业发展……这让江安对未来有了更高期待,加速融入“更大的圈”。
  “江安将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三江新区建设为路径,成为宜宾东向开放、宜泸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安县展示出“融圈”的姿态。
  推动“融圈”,不仅仅是工业。在宜宾市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江安县在城建、交通及其他产业发展方面力求更高标准——县城建成面积平均每年以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建成大型江中岛生态博览园以及生态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建设双向六车道+人行道的南屏大道……超前规划,聚力执行,打造让市民喜爱的宜居城市。
  此外,G93成渝环线高速、G93成渝环线高速江北复线、长宁至纳溪高速等规划建设,城区迎古路等加快改造……根据“十四五”交通规划,江安到宜宾、泸州两市区有望在半小时内抵达,到成都三小时内抵达,到重庆两小时内抵达。坚持绿色发展让群众满意
  3月29日,江安经济开发区申报的“江安阳春化工园区”作为宜宾市唯一一个“认定化工园区”通过公示,意味着江安化工企业的管理将更加规范。江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安全生产底线等,严格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健全完善废污水排放管控机制和设施建设。在生态环保部门的监管下,江安坚决杜绝废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不仅以达标排放为标准,还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近日,位于江安的四川天竹竹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近两年,该公司累计投入1.8亿元进行安全、环保、节能技改项目,其中涉环保整改投入为万元,涉臭气处理项目投入为万元,力争在三年内建成“环境友好型企业”。
  接下来,江安作为宜宾市绿色化工项目的主要承接地,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