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皋事原来这么有讲究如皋这些地名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护理及注意事项 http://www.ytysbz.com/bdffl/sanfaxing/m/2359.html

如皋地名的由来

如皋县的得名,起源于一个优美的历史故事。据《春秋左传》记载:昔时有一位姓贾的大夫,相貌丑陋,却娶了一位十分俊美的妻子。妻子见丈夫貌丑,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了博妻子的欢心,有一天贾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只野鸡。妻子很高兴,始解颜谈笑。贾大夫感慨地对人说:“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会射箭,妻子就会始终不和我说话。”西晋《春秋左传》:皋,水边高地;如,往也。”根据贾大夫射雉的故事,如皋又别名“雉水”、“雉皋”。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中有“耕东皋之沃壤兮”的佳名,如皋的历代文人为赞美家乡的美好,常借用赋中“东皋”一词作为家乡的雅称。

如城镇


  如城镇历来为如皋县(市)治所在地。如城的来历,可理解为如皋城之简称,这一名称的真正使用,肇始于革命战争年代。年新四*东进抗日,建立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并设有城西区。年,因日伪“清乡”封锁如*线,苏中三分区决定将城西区如*线以北部分划归泰县(此时的泰县即是泰州)代管,为防止和泰县城西混淆,特将如皋的城西区更名为如城区,此为使用“如城”称谓之始。

白蒲镇


  多年前的白蒲是长江边一片土壤肥沃的芦荡,至西晋时,一些游民因抗拒晋王朝横征暴敛,无家可归,聚居于此。晋镇北将*司马毛璩带兵前来征讨,一把大火将芦荡烧光,游民无法躲藏,只得向朝廷投降。毛璩把其中青壮年补充*队,留下老弱病残就地垦荒种植,成为白蒲人最早的祖先之一。


  东晋时这里人口增多成为集镇,并于东晋义熙七年()和如皋同时建县,为古蒲涛县县城。北周时,因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此地湮没,后又重新成陆,于唐时称为白潮镇。宋代,因该镇蒲塘长着开白花的蒲草,人们又给它冠以“白蒲”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南宋文天祥从镇江脱险后所作《过白蒲》一诗,诗云:“此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四年。海陵若也容羁客,剩买菰蒲且寄居。”

搬经镇


  搬经原名潘泾,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属*桥革命老区。。潘是水名、泉名或河流名;泾是江苏对沟渠惯用的名字。搬经在多年前是一片湖水明净的水网地带,它和牟尼湖、东西窑子河相隔5里,东西而卧,且中间多处相通,形成许多小泾,因而得名潘泾。民国《如皋县志·水道》称:“古老相传牟尼寺蛟化为湖,通潘泾、芹湖。”


  由“潘泾”更名为“搬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牟尼寺蛟化为湖时,正有一位高僧在寺中讲经,他立即动员全寺僧人搬经,将经书被搬到东潘泾南边一处高地,从此,人们就将潘泾改名搬经。这种说法还演绎成一段神话传说。传说当时的经书在搬运时有的被浸湿了,天晴后,这位高僧和寺中僧人就把经书搬出来晒,因经书太多,连楝树顶上也都晒满了,所以至今搬经的楝树顶还是秃的。第二种说法,是搬经凤凰桥河西有个财主叫张万封,官居“领圣公”,即秀才头领,在地方很有声望,他认为潘泾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街市集镇,但没能出大才子和做大官的人,问题是教育不发达,便主张把潘泾改名搬经,意思是要把儒家的四书五经搬来,让潘泾人才辈出,长期繁荣不衰。


  潘泾与搬经交替使用历史很长,直至民国《如皋县志》村市中才正式使用“搬经”二字。民国时,于年就设有搬经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年实行大乡制,朱夏乡及杨庄乡第一、四、五农业生产合作社(即老芹界乡)并入。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卫星人民公社。年1月8日,复名搬经人民公社。年县社会主义教育路线工作队进驻搬经人民公社,出于破“四旧立四新”的需要,曾一度将“搬经”改为“新风”。同年11月1日,因搬经历史悠久,伴随新中国诞生,又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便更名“伴今”。年6月27日,全县地名复查时复名“搬经”。

磨头镇


  磨头镇得名于“飞来磨”。明清以来所修《如皋县志》都有记载:“飞来磨,在磨头南街西侧,其色浅红,不知始于何年,镇因此得名。”


  这片飞来磨的来由,民间传说很多,夏立明整理的故事已被人们普遍认同。据传,这是后汉开国皇帝刘智远的妻子李三娘推过的磨子。


  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叫圩岸的地方,庄上住着一个李员外,生有一子三女。长子呆头呆脑,人称大呆瓜,娶了个媳妇却个恶婆娘。三个姑娘都很漂亮,长女、次女都已出嫁了,三女李三娘长得特别漂亮,尚待字闺中。


  一天,李员外在家中祭祖,供桌上摆满了猪头、鸡鸭、水果,堂上没人的时候,忽然从供桌下钻出一个人来,抓起供品大吞大吃,家中佣人发现后,一拥上前抓住便打。李员外出来,忙喝住家人,问他:“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偷供品吃?”那人道:“我叫刘智远,也是个知书识礼的人,因在家乡受官府迫害,无法生活,只得出来闯荡,刚才是实在饿得受不了,才偷吃你家供品,要打要罚随你的便。”


  李员外见这个人相貌堂堂,不像个无赖之徒,就把他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李三娘嫁给了他。可是李三娘的嫂子却容不得,天天冷言冷语对待刘智远。


  李员外去世后,就更变本加厉了。刘智远是个有志气的人,一怒之下投了*。嫂子又转头逼迫李三娘,限她每天日担30担水,夜里推磨到天明。这时,李三娘已怀有身孕,熬到要做月子的时候,还不肯她休息。


  一天晚上,大呆瓜给李三娘送饭,见李三娘走一步喘三喘,实在不忍心,就换妹妹歇下来吃晚饭,自己帮着推磨。谁知嫂子跟着来到磨坊,一见自己的丈夫帮李三娘推磨,擘手就将李三娘手中的碗夺下摔在地上。这时李三娘忽然感到腹中疼痛,倒在磨子旁,眼看就要分娩了。可她嫂子却说她装病,拿起推磨的杆子就要打。


  这时,忽然天昏地暗,飞沙起石,从西南刮来一股狂风,掀去屋顶,刮走磨盘,其中磨子的上半片一直飞到今天磨头这个地方,正好有四个强盗在此吵吵嚷嚷地分脏,磨子不偏不斜砸下来,“卜通”一声,把四个强盗打得血肉横飞,鲜血染红了磨子。


  从此,这个地方得名磨头,以警告人不要做坏事。那下片又向东北飞了二里路落下来,落下来的那块地方叫小磨头。李三娘苦挣苦熬地生下一个男孩,用牙咬断脐带,并替孩子取名“咬脐郎”。刘智远作了后汉开国皇帝后,派人找到他们母子俩,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有一对神磨在天空中飞行,飞到今天磨头这块地方,由于有一妇女正在倒马桶,冲了这对神磨,同时飘落下来,一片落在今磨头镇上,一片落在今穿过磨头镇中的龙游河里,磨呈暗红色。人们除了把地名定名为磨头,并把这片“神磨”作为得名的依据保存下来。“文革”中曾因“破四旧”被推到河里去了,改革开放后,又被从河中捞出,现在安置在磨头小学操场边,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磨头在民国三年()曾以人口在4万以上,被称为磨头市。民国十八年改为磨头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设有磨头区、磨头镇(后改磨头乡)。

江安镇


  “江安”,原名“江岸”,即古代长江北岸所在地。史载,魏、晋、南北朝时,江岸线在今石庄、江安之间,现称老岸。旧《如皋县志》载:“正供田外,有岸亘于东西,横逾四十余里,曰老岸,即古之江岸也。”如皋西南部土质分界即以此岸分界,老岸以北称老岸地区,以南为圩田地区(即新涨出开恳的土地)。自圩田地区涨出以后,原江岸再不受坍饰,故更名“江安”。

石庄镇


  石庄因石氏聚居得名,别称竹排岭。


  按民国《如皋县志》记载:“石庄为古临江废县地。《方舆纪要》云:‘在县南’,按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引《南史》刘之亨传:‘封临江子。’《陈书》杜僧明传:‘梁元帝承制授临江县子,即其地摩诃山。’摩诃山一名段山,俗名蝦蟆山,上有大圣殿。按《太平寰宇记》云:‘在县南百二十里,半在江中。’《一统志》云:‘在如皋境。’旧志云:‘初连北岸,距石庄二十里。自明永乐以来,田没入江,民输坍租甚苦。嘉靖间,知县黎尧勋奏准均派。今江又加漱齧去岸六十里,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二县百姓占垦,山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

吴窑镇


  相传多年前,苏州有一位姓吴的迁居此地,以筑窑烧砖为业,遂定名吴窑。

丁堰镇


  丁堰在年前,处于李堡——如皋城——卢港扬泰冈地最后一列沙脊东南河漫滩平原,东临大海。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春秋时期孕育而成的古扶海洲(今大部为如东县地),开始涨连扬泰冈地。初时古扶海洲与扬泰冈地之间还留有一条夹江,古称小芹河。古扶海洲西南部分的夹江口滩地,即在今丁堰、石甸一带。史载:至三国时,此夹江口滩地已淤浅能步行,东吴大司马吕岱曾于此囤戍,为防海潮侵入,筑丁字形堰堤,因名丁堰。现在有人将“堰”写成“埝”实有误,因为“埝”是田间小埂的意思。唐时于此建有临河仓铺,亦曾以此为名。镇北郊有一土墩,名凤凰墩,传说曾有凤凰栖息,故丁堰镇曾名凤岗镇。


  丁堰于明代开始兴旺,商贾云集。民国二年()设丁堰乡,民国十八年,改为如皋县第三区。民国二十三年改为第二区。区行*局驻地称丁堰镇。新中国成立初属如东县,年6月22日划回,设丁堰区,区公所驻地仍为丁堰镇。年实行大乡制,丁堰、丁北、朝阳、宗陈4乡合并为丁堰乡。年人民公社化,改称丁堰人民公社。年*社分设,复名丁堰乡。年6月2日,改设丁堰镇,为县属镇。年丁西乡并入。年4月23日,丁堰乡并入。

东陈镇


  元末如皋冒姓与东陈镇得名


  冒姓为如皋特有的姓氏,《百家姓》中并无此姓。直至明嘉靖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明万历夏树芳的《奇姓通》,才开始出现,并被列为“奇姓”之一。现在海内外所有冒姓者,都是如皋冒姓的分支,所以冒氏宗谱特称《如皋冒氏宗谱》。

九华镇


  九华镇因境内九华山得名。九华本无山,相传宋朝有乔姓,在此筑一土墩纳凉,后有一高僧由此经过去安徽九华山朝圣,时值盛夏,见此墩非常凉爽,遂于此建棚诵经。高僧去后,乡人就在此建庙,定名九华山庙,镇亦因此得名九华镇。

林梓镇

 明洪武三年(),江南巨富沈万三,出资帮助朱元璋筑半个南京城,因提前3天早于朱元璋完成,被朱元璋借口沈万三后来捐资筑苏州城时运用了贡石,下旨满门抄斩(后改充*),其兄沈万一、沈万二逃至如皋吴窑、磨头一带落户,其弟沈万四则逃至如皋高阳荡,看到大片草荡可以垦植,遂择定居此,并招募游民数百人来此开垦种植庄稼。

雪岸镇


  雪岸原名薛家岸、薛家庵,再往前溯则叫岸头。


  雪岸原处于海边,常受海潮侵袭,其东南地势较高,是人们早期集中居住的地方。至唐宋时,为了便于交通,人们从这里向西掘两边的土筑路,筑成一条长13华里的夹路,直通今东陈镇西北的汤家湾,接古运河左边官路至如皋。这条夹路有10米宽,可行车马和4人抬的轿子。两边掘土形成的夹沟亦各有10米宽,可以通行小船。长夹路最东端的起点,人们习惯叫它“岸头”。

柴湾镇


  “柴湾”一名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该地原是一片荒野,芦苇丛生。至西汉时,吴王刘濞重凿邗沟至如皋蟠溪(今十里铺)运盐,后被定名为运盐河。因该河经此地时绕了一个大湾,同时,如皋方言称芦苇为芦柴,因此,得名“柴湾”。

高明镇


  高明镇以高明庄得名,因该处地势较高故称高明庄。年8月,新四*东进抗日至如皋西乡始设高明乡,后一直设有高明乡。年实行大乡制,以高明乡、卢庄乡与杨庄乡第二、三农业社合并为高明乡。年人民公社化,改设高明人民公社。12月1日并入卢港人民公社。年1月,复改为高明人民公社。年*社分设,复改为高明乡。年4月22日,高明乡与胜利乡合并为高明镇,镇*府设蒋岱村。

郭园镇


  相传唐朝时,该地还是一片沙滩,因有郭氏先至此开荒建造家园,故名。民国时即设有郭园乡。年实行大乡制,郭园乡与薛窑乡、石庄区新生乡东部(东三义乡)、下原区范湖乡第六农业社合并,仍称郭园乡。年公社化,更名郭园人民公社,同年12月1日并大社,并入薛窑人民公社。年2月,撤销大公社,仍恢复郭园人民公社。年*社分设,复名郭园乡。年4月22日,郭园与车马湖乡合并建立郭园镇。

桃园镇


  相传始于三国时,此地原为一片荒地,有一神仙在此吃桃,遗下桃核,后长成桃树林,故名。

常青镇


  常青镇驻地为叶家庄。年实行大乡制时,由毕云乡、薄湾乡和石根乡第二、三农业社(即原土山乡)合并而成,初名毕云乡,以纪念毕云烈士。年公社化,改称毕云人民公社,同年12月1日并大社,并入卢港人民公社。年2月撤销大公社,恢复毕云人民公社。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有关规定,更名常青人民公社,以境内焦港两岸树木成林,四季常青,并受到省人民委员会嘉奖,故名“常青”。

夏堡镇


  夏堡原名龙家岔,住户很少,其中有一户姓季,叫季官麻爹,夫妻二人,生了六个儿子,住三间草房。季官麻爹另在龙岔口边上搭了两间小草棚,开肉店。


  一天傍晚,一个逃难的女子前来借宿。季官麻爹一看,这女子身穿破棉袄,脸上好象几天没洗脸,脏兮兮的,但掩盖不住那张挺秀气的脸,忙热情的接待她,端茶送水,安排晚饭。那女子见季官麻爹忠厚、老实,而且又很热情,也就不防他,稍一梳洗,庐山真面目露出来了,长得水灵灵挺爱人的。季官麻爹当晚就安排他睡在肉店里,那女子想必担惊受怕奔波了几天,也想有个归宿,竟没有推辞,从此作了季官麻爹的小老婆。


  季官麻爹的六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三间草房已经没法住,季官麻爹想要另砌房子,可又没那么多钱,整日发愁,他把这想法告诉那女子。那女子见风头已过,又见季官麻爹确实可以信赖,忙说:“要砌房子不费事,不用担心,有钱。”季问:“哪有?”她说:“我那件破棉袄的棉花里,全是夹的金叶子,你拿去卖了砌房子,再置点田产,一家人好好过日子。”说着,把破棉袄拿来拆开,果然里面全是金叶子,足有10来斤,季官麻爹看傻了,忙问这些金叶子哪里来的?女子这才把实话说出来,原来她是一位郡主,姓夏,父亲受奸臣陷害,满门抄斩,她是逃难逃出来的。季官麻爹拿出一部分金叶子,变卖购置了家产,一部分用来在在龙家岔砌了六座高堂瓦屋,由大老婆和六个儿子居住。又在龙岔口砌了一座瓦房,叫朝门,由这位郡主居住。从此整个龙家岔都成了季官麻爹的庄园。后来,六个儿子先后成家,家产越搞越大,成了富甲如皋西乡的大财主。


  不幸的是不久季官麻爹生了病,生命垂危,郡主很难过,哭着说:“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呢?”季官麻爹说:“这个事我来安排。”他把大老婆和六对儿子和媳妇,都召到了病榻前,说:“你们一定不能亏待二娘,咱家的家产和房子都是她的钱买的。我死后,这龙家岔的六座房子归你们,龙岔口的房子由二娘安居养老。”大老婆和六对儿媳都满口承认了。虽然如此,季官麻爹临死前,看到郡主还是哭得很伤心,心中十分不忍,便说:“你不要哭,我家发财全靠的是你带来的宝贝,这样,我再替你留个名分,你姓夏,把这七座房子分作两处,都叫夏宝,在龙家岔的六座叫大夏宝,龙岔口的一座叫小夏宝,都是你夏家的宝。”


  打这以后,龙岔口就改名为夏宝,后来人们觉得“宝”不像地名,又把“夏宝”改作“夏堡”,于是,“大夏堡”“小夏堡”,一直沿用至今。

袁桥镇


  相传多年前,该地焦港畔住着一户袁姓人家,乐善好施,于焦港河道上架了一座小木桥,故名袁家小桥。年,由民实、蒲东、范庄、林园、倪港合并为子厚乡,以纪念王子厚烈士。年人民公社化,更名子厚人民公社。年根据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有关规定,更名袁桥人民公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