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大,
有这样一个聚集着
“野生钢铁侠”的团队。
他们在这里孵化梦想,
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江安无人售货超市,
i创街综合监控系统,
无人船无人飞机……
这里是双创项目的实践场
这里是国家级大奖的聚集地
用实践去追逐理想
用奋斗去书写未来
屡获佳绩的他们
就是四川大学智能基座社团
川大野生钢铁侠聚集地
智能基座社团是在原有的开源硬件协会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关于他们的故事,还要从开源硬件协会讲起。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张卫华老师是开源硬件协会的创始人与灵魂人物,早在学生时代,他便对硬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常常去成都城隍庙一带购买硬件材料,自己动手组装。
张卫华老师
正是出于对硬件的兴趣与热爱,也为了给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同学扩展知识面,将学生时代的兴趣传递给同学们,张老师创建了开源硬件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兴趣驱动,化所学为实践”的开源硬件协会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其中,在动手实践中逐渐产生兴趣爱好。开源硬件协会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川大“野生钢铁侠”们的聚集地。
年9月,教育部启动建设“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华为与川大等72所高校签订了协议,成立相关社团。开源硬件协会基于本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先前与华为合作的渊源,成为了智能基座社团在川大的落地点。
华为开发者大会四川大学分会场
华为公司和社团一同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成立川大华为未来技术学院,通过互动交流、举办技术专家讲座、学习内容共享、实践项目、先进技术分享,帮助社团学生在鲲鹏、昇腾、华为云等领域进行学习和创新。
华为专家技术讲座
学校也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设立双创课程,为社团同学们提供线下活动场所和学分认可,张卫华老师表示:通过和华为的合作,我们在智能基座项目中不断完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在产业一线开展实践活动。”
除了张卫华老师外,学院的杨彦兵老师也加入了社团,成为指导老师。杨老师博士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本科期间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竞赛队队员,被大家称为“社团的榜样”。张老师也希望有更多出色的老师加入社团,帮助同学们成长。
杨彦兵老师
近两年,社团共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