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的线上云栖大会,阿里发布了首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虽然阿里称之为物流机器人,但从外观设计来看,其实和一般的无人车没有多大区别。
“驴”曾经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劳动、代步、赶集、载货工具。用阿里的话来说,专职末端物流服务的“小蛮驴”,是数字原生时代的赶集工具。
小蛮驴是面向末端物流场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并将率先在菜鸟驿站等场景开展大规模应用。在末端用房用地用工越来越昂贵的当下,物流机器人未来真的能替代快递小哥的作用吗?
驿站将迎来大量机器人
阿里此款物流机器人与市面上的无人物流车类似,虽然身材不大,但车厢格口可以自由定制,按照最多每车满载50件常规尺寸的快递/包裹/外卖、每天送货10次计算,机器人峰值运力可达一天单。
而在工作续航上,小蛮驴采用抽拉式充电电池,每次充电4度、续航里程公里。机器人行驶公里所耗费的电量,还不到吃两小时火锅用的电。考虑末端场景的安全需要,机器人的最高速度设定为20公里/小时。
末端场景下的道路是非结构化的,机器人虽是低速行驶,却要处理极为复杂的需求,包括在凌乱的社区道路避让人群、车辆、猫狗及各类障碍物,实现转弯、急停、会车、倒车等操作。
“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极速爆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发布现场说,末端物流是整个物流体系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环节,物流机器人是阿里提供的解决方案。
未来,小蛮驴机器人将率先在菜鸟驿站大规模投用。
汽车永远取代不了自行车
对于为何选择首推物流场景的机器人,阿里方面表示,首先是电商与快递发展的需求;其次是场景的需要,即希望用科技来提供末端物流解决方案。
实际上,每年双11,有近八成的快递小哥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就在所有人疯抢打折商品、各大购物网站发布破纪录销售数字的时候,无数快递小哥天微微亮就出门,开始一天忙碌的收发工作。
每到暴雨、大雪天气到来,是快递外卖小哥们“跋山涉水”将快件与温热的食物送到客户手里。就在你抱怨他们送的太慢、就在你享受开箱与美食的时候,小哥可能会因为延误产生的罚款而叹息。
有的网友表示,未来再也不用小哥辛苦了,物流机器人将解决一切配送难题。甚至有的业内人士预言,在无人机无人车普及后,末端网点也将失去存在价值,分拨中心直接把货物分到社区驿站,再由无人车进行配送。
从物流配送机器人开始研发以来,关于快递小哥是不是将会失业的讨论就不绝于耳。目前来看,实际上,就像汽车无法取代自行车一样,无人车短期内无法取代人,也取代不了小哥。
而对于末端网点的存在,不仅是派件功能,在收件端、客服端、前置仓等同样承担着相应的职能。尽管各大快递企业都在布局末端驿站,但短期内末端网点还有存在的价值。
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曾表示,中国的无人车配送至少在20年内都是无法取代配送小哥的,机器人配送的主要目的是和人做协同配合。他们会把复杂度更高的订单交给人来配送,近距离和简单路况的配送则由机器人来完成,这是在经济和效率上的最优选择。
与小哥协同的机器人更靠谱?
小蛮驴出生后,菜鸟顺理成章成为他最大的客户之一。的确,从商业落地角度看,鉴于菜鸟驿站在很多地区的推广模式已较为成熟,自动驾驶物流小车作为菜鸟驿站的“标配”被推广到各种封闭园区的难度,要比单打独斗找甲方爸爸洽谈合作的难度小很多。
在四川大学,就像寄快递按每单付费一样,机器人小车也设立了同样的付费模式。有川大江安校区的学生告诉虎嗅网,使用物流小车只有第一次才是免费的,后面再用就要扫码付费。
“末端物流配送”这一赛道,从三年前就靠着阿里菜鸟、美团、京东的无人配送小车的一波又一波信息攻势,成为资本口中“自动驾驶落地最快的场景之一”。但镜头由远拉近,你会发现这里面存在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小车空间挺大可以放不少大包裹,但速度通常在20公里以下,不少大学生表示,不是特别难拿的包裹,不会选择无人车。因为“速度太慢,自己走快一点儿就能赶上这辆车”。
此外,快递柜的收费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