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穷志不穷”,在江安县四面山镇天佛村毛公岩组有这样一位勤劳朴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贫困户,名叫倪高均。倪高均今年50岁,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年就顺利实现脱贫,然而倪高均并不满足于脱贫,将目标放到了致富奔康上,且不是一人致富奔康,而是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奔康。
谁能想到彼时的倪高均,家庭人口6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身患痛风疾病、无一技之长,却肩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但他始终没有向生活低头,一个人扛下所有,拖着痛风的身体外出务工,因为身体原因,且没有技术,倪高均只能在工地上打拼,一晃就是十余年,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慢慢地,家庭有了起色。
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其子倪新江因眼疾无钱医治落下残疾,面对后续高昂的医疗费用,短短数日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负债累累,家庭生活开销都捉襟见肘。“天无绝人之路”,倪高均一直坚信,对生活不服输的他意识到必须重振精神,成为儿子坚强的后盾,成为家庭的支柱。年底倪高均户以残疾、缺技术原因被识别为贫困户。
不怕困难,勤学奋进,寻求致富道路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倪高均经过内心的一番咆哮后,在*委*府的积极号召下,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他毅然辞掉在外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在临近工地务工,因其人踏实肯干,老板让其学习了挖掘机技术,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基本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他深知自己是一家之主,承受着厚重的责任和担当,他不能安于现状,于是他开始在周边寻求“致富之道”。
四面山镇*委、*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山上种果、田里养虾”的产业发展总基调,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小龙虾养殖和柑橘种植,并多次组织小龙虾养殖专家、柑橘专家对有意向发展产业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含有种养殖技术、管理方法等诸多硬货知识。同时,镇*委、*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小龙虾养殖激励*策,推进产业发展。
“看着大面积的挖塘养殖小龙虾,我在帮别人挖龙虾塘的时候心里在想,大家都在搞这个东西啊,*委*府也在推广,肯定能够找到钱,我也多次参加这样的产业发展培训,受到了些启发,于是我就向村、镇反复咨询*策、养殖大户的经验,决定自己也整几十亩田来搞小龙虾养殖,如果实在不行,大不了我就继续开我的挖掘机。”谈起如何走上小龙虾养殖这条路时,倪高均说道。
凭着这股子干劲,他立马将想法付诸行动,年初,倪高均通过农担公司贴息贷款,流转水田30余亩,开始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每天加班加点,30亩龙虾田建设初具规模,紧接着就开始投入购买龙虾苗,精心管理等繁琐的工作中,每天三更起五更睡的他忙得不亦乐乎。倪高均说:“当时真的很累很辛苦,但是内心十分欣慰和开心,终于在年底淘得‘第一桶金’,实现了增收五万余元。”
同年,在*委、*府的大力扶持下,倪高均进行了平方米危房改造、改厨改厕等,倪高均一家人住进了宽大、明高的房子中,此时家庭生活由基本满足需求到向好转变。
马不停蹄,创新思路,不断多方发展
小龙虾养殖让倪高均尝到了养殖产业“甜头”,为了能够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他励志要继续扩大养殖,在*委*府“双十条”*策的激励以及妹妹饲养在外养售跑山鸡成功经验的启发下,谋生了发展“跑山鸡”产业的念头。
但资金的缺乏和场地却成了倪高均心里堵点和痛点,这一个赚钱的“金点子”他不愿就这么放弃,拿着个人制定的项目规划主动找到镇*委、*府申请*策扶持,同时四处筹措资金,就这样在*委*府的大力支持和妹妹的投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缺乏的燃眉之急。钱是有了,可山还不是自己的,他需要大量流转林地,为更好地做到一次性解决林地的流转,他把涉及到的农户挨家挨户亲自去拜访,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年初最终成功与5名农户达成流转协议,切实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了资金紧缺和土地流转两大难题。
现目前一家人在他带领下都投入到“跑山鸡”产业中,他依托独特的土地资源、整合*府给予的扶持资金,已建成了3个鸡棚,正在新建4个鸡棚,养殖了近只鸡,每个鸡棚一年能养殖两批“跑山鸡”,年产量00只鸡,年收益达96余万元。有本地鸡、蛋鸡、火鸡、乌骨鸡等多种品种,由其妹妹批量销往成都,同时自己还玩起了抖音直播卖货,利用电商平台真空包装售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育苗+饲养+销售”的一体化养殖模式,短短一年时间,倪高均年均增收20余万元,成功摘下了“贫困帽”,依靠“扶贫鸡”实现了致富梦。
牵桥搭线,不忘感恩,助推脱贫攻坚
“倪高均是养鸡能手,也是一位热心的好村民。”天佛村毛丰岩组一村民说道。据了解,邻居哪家有急事、难事,他总会义不容辞地给予帮助,不管任何人走到倪高均家中,他都会递上一条凳子,端上一杯热茶,让人倍感温暖。除此,倪高均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也想带动周边的人共同过上小康生活”。
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的无私和热诚,许多慕名来向他学习讨教的农户,他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讲解技术和精心指导,为了更好地脱贫致富,实现全村同奔小康,倪高均决定给广大农户树立信心,有针对性地给农户们进行*策宣传、算账对比,无偿提供技术、药物等服务,以实际行动转变大家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形成由其提供种苗饲料,农户散养加盟、统一回收的养销模式,消除农户养殖的后顾之忧。
在倪高均热诚满满的动员下,已有10户农户决定跟着他养殖“跑山鸡”,倪高均把应用的“育创”科技技术,“育室”鸡苗技术、“大棚养殖”技术等三项专业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试图规模化发展养殖“跑山鸡”产业,共同努力将“跑山鸡”变成增收的“致富鸡”。看到跟着倪高均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地养起鸡来,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得改善,原来不以为然的人们都纷纷前来学习。
截止目前,倪高均共辐射带动周边4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殖鸡近只,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余元,帮助50余名贫困户提质增收。
年3月初,倪高均开始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预计建设两组线,扩建为14个鸡棚,预计年收入达余万元。他不断总结近两年实践经验,聚焦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与“跑山鸡”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标准化养殖与放养养殖科学结合,将粪便发酵处理和自然环保有机融合,将探索出“自主经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的发展新模式,促进贫困户就近务工,解决就业难题,确保贫困户养殖效益稳步上升,增强乡亲们脱贫致富,实现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倪高均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在“跑山鸡”产业发展上,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贫困户“不等、不靠、不要”的艰苦奋斗、务实拼搏精神,抒写了励志致富、无私奉献的华美篇章。
来源:四面山镇*府丨责任编辑:元夕
欢迎留言评论
点个在看给小编加鸡腿!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