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些原则分别指的是什么?接下来到底怎么改?记者专访了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1小步调整——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金维刚: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也就是说,*策实施后,退休年龄线会往后慢慢推。比如说,原本满50岁退休的女性,*策实施后,第一年,变成50岁1个月或几个月退休。不同年龄段的人,退休年龄不同。以此类推,经过若干年过渡期完成改革。可以确定的是,改革前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一下子晚退休几年的情况。对年轻人来说,延长的退休年龄幅度会大一些,但未来有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2弹性实施——个人会有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金维刚: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客观地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3分类推进——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将继续保持退休年龄差异金维刚:延迟退休不是“齐步走”,而是要与现行退休*策平稳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策有所不同。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策延续性,确保*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4统筹兼顾——配套*策和保障措施需协同推进金维刚:延迟退休不能“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更大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帮助其再就业?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还有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延迟退休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来源:新华社丨责任编辑:橘子果酱
欢迎留言评论
点个在看给小编加鸡腿!
就业帮扶,春风送岗江安县大型网络招聘会火热进行中▼服务导航打开APP爆料问答求职招聘团购秒杀寻人找物相亲交友新房楼盘二手房源租房信息
大家都在看
江安新建小学最新进度,力保9月投入使用
江安女子上吐下泻,只因吃了一个饼
江安长江边上惊现“江豚”!
19.9元抢咪咕藏炭烤肉!
↓↓↓阅读原文,浏览更多江安新鲜事
喜欢本文,点一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